近日,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,分析研究2023年經濟工作;聽取中央紀委國家監委工作匯報,研究部署2023年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。會議強調,要完善黨和國家監督體系,更好發揮政治巡視利劍作用,增強對“一把手”和領導班子監督實效。
黨的十八大以來,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監督制度融入黨和國家治理體系,設立國家和地方監察委員會,與同級紀律檢查委員會合署辦公,實現對公職人員監督全覆蓋。構建以黨內監督為主導、各類監督貫通協調的機制。立足增強監督全覆蓋有效性,制定派駐機構工作規則,出臺關于巡視巡察上下聯動、整改和成果運用等規定,推動紀律監督、監察監督、派駐監督、巡視監督統籌銜接,形成常態長效的監督合力。黨和國家監督體系不斷健全,黨自我凈化、自我完善、自我革新、自我提高能力不斷增強。
黨的二十大報告對健全黨和國家監督體系作出戰略部署。黨章修正案對黨的紀律、黨的紀律檢查機關部分作出必要充實,在各級紀委主要任務中增寫推動完善黨和國家監督體系的重要職責。中央政治局會議再次作出部署。紀檢監察機關要深入學習領會、堅決貫徹落實。
堅持和加強黨中央集中統一領導,推進政治監督具體化、精準化、常態化。堅持和加強黨中央集中統一領導,是完善黨和國家監督體系的出發點和根本保證。黨和國家監督體系始終是在黨中央的集中統一領導下建立健全,也要在黨中央的集中統一領導下堅持完善。要聚焦新時代新征程黨的使命任務強化政治監督,以黨中央決策初衷為出發點,以“國之大者”為著眼點,以督促監督對象履行職責使命為著力點,推動黨組織和黨員干部不斷提高政治判斷力、政治領悟力、政治執行力。堅持黨中央決策部署到哪里,結合實際的監督檢查就跟進到哪里,建立健全臺賬管理、動態跟蹤、限期辦結、督查問責、“回頭看”等措施制度,真抓實干、鍥而不舍,確保黨中央決策部署和工作要求落實見效。
以黨內監督為主導,促進各類監督貫通協調。黨的執政地位決定了黨內監督在黨和國家監督體系中是最基本的、第一位的,黨內監督有力有效,其他監督才能發揮作用。要推動完善全面從嚴治黨責任體系,督促落實黨委(黨組)主體責任,履行好紀檢監察機關監督專責。要持續深化紀檢監察體制改革,促進完善黨內法規制度體系,健全黨紀國法相互銜接、權威高效的執行機制。做深做實日常監督,把對“一把手”和領導班子監督作為重點。鞏固深化政治巡視,落實巡視全覆蓋任務,加強巡視整改和成果運用。深化派駐機構改革,完善派駐監督體制機制,充分發揮“派”的權威和“駐”的優勢。要堅持在黨內監督引領下,促進各類監督既依照自身職責發揮效能,又強化關聯互動、系統集成,形成同題共答、常態長效的監督合力。
完善權力監督制約機制,用好問責利器。要著眼于加強黨的長期執政能力建設,著力補短板、強弱項,依紀依法設定權力、規范權力、制約權力、監督權力,完善決策科學、執行堅決、監督有力的權力運行機制。要推動用權公開,完善黨務、政務、司法和各領域辦事公開制度,建立權力運行可查詢、可追溯的反饋機制,健全有權必有責、用權受監督、濫權必追責的責任追究機制。紀檢監察機關要強化監督責任,盯緊權力運行各個環節,完善發現問題、糾正偏差、精準問責有效機制,壓減權力設租尋租空間。針對發現的權力運行突出問題,及時提出紀檢監察建議,督促堵塞漏洞、強化管理,確保黨和人民賦予的權力始終用來為人民謀幸福。